-
薄荷
-
(中藥)
薄荷,中藥名。土名叫“銀丹草”,為唇形科植物,即同屬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它是發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光明溫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節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在中國,薄荷主要以江蘇、安徽兩省產量最大。
- 中文學名: 薄荷
- 別 稱: 野薄荷、夜息香、魚香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植物綱
- 目: 管狀花目
- 科:唇形花科
- 屬:薄荷屬
- 種:薄荷
- 分布區域: 南北各地
- 采收時間:宜春、秋季采收
- 用量:3-6g
- 毒 性:無毒
入藥部位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葉。
性味
味辛,性涼。
歸經
入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主治
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相關配伍
①與金銀花、連翹、牛蒡子常用,用于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
②與川芎、石膏、白芷常用,用于風熱上攻,頭暈目眩。
③與柴胡、白芍、當歸等常用,用于肝郁氣滯。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花、葉類以及一些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份多的藥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會致香氣揮發,藥性損失,故宜在其它藥物快要煎好時才下,即后下)。
禁忌
薄荷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炮制方法
除去老莖和雜質,略噴清水,稍潤,切短段,及時低溫干燥。
生理特性
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1500px,下部數節具纖細的須根及水平匍匐根狀莖,銳四稜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僅沿稜上被微柔毛,多分枝。花期6-9月,果期10月,生長于水旁潮濕地,海拔可高達3500m。其對溫度適應能力較強,其根莖宿存越冬,能耐-15℃低溫。其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5℃-30℃。氣溫低于15℃時生長緩慢,高于20℃時生長加快。在20℃-30℃時,只要水肥適宜,溫度越高生長越快;為長日照作物,性喜陽光。日照長,可促進薄荷開花,且利于薄荷油、薄荷腦的積累;對土壤的要求不十分嚴格,除過砂、過黏、酸堿度過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種植,以砂質壤土、沖積土為好。土壤酸堿度以pH值為6-7.5為宜。
產地
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其中江蘇、安徽為傳統地道產區,但栽培面積日益減少。
相關論述
①《綱目》:“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于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疬、瘡疥為要藥。”
②《本草經疏》:“薄荷,辛多于苦而無毒。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從火化,主血脈,主熱,皆陽臟也。賊風傷寒,其邪在表,故發汗則解。風藥性升,又兼辛溫,故能散邪辟惡。辛香通竅,故治腹脹滿、霍亂。《食療》引為能去心家熱,故為小兒驚風、風熱家引經要藥。辛香走散,以通關節,故逐賊風、發汗者,風從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藥,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難主下氣;勞乏屬虛,非散可解,三療俱非,明者當子別之。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汗虛表氣也。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癥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陰虛人發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屬脾故也。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藥不可用。小兒身熱由于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因于疳積者不可用。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
③《藥品化義》:“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用治失音,療口齒,清咽喉。同川芎達巔頂,以導壅滯之熱。取其氣香而利竅,善走肌表,用消浮腫,散肌熱,除背痛,引表藥入營衛以疏結滯之氣。”
④《本草新編》:“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膽之經,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
⑤《本草求真》:“薄荷,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故書載辛能發散,而于頭痛、頭風、發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于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于咽喉、口齒、眼、耳、癮疹、瘡疥、驚熱,骨蒸、衄血則妙。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郁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向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二、三分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