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干。
中文學名:大薊 - 別 稱: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菊目
- 亞 目:菊科
- 屬:薊屬
- 種:大薊
- 分布區域:我國南北地區均有分布
- 采收時間: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
- 用 量:9~15g
- 毒 性:無毒
- 貯 藏:置通風干燥處
生理特性
本品莖呈圓柱形,基部直徑可達1.2cm;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有數條縱棱,被絲狀毛;斷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葉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上表面灰綠色或黃棕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具灰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黃褐色,羽狀冠毛灰白色。氣微,味淡。
產地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產于江蘇、浙江、四川等地。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搶水洗或潤軟后,切段,干燥。
性味
甘、苦,涼。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主治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1、心熱吐血口干: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頓服二小盞。(《圣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薊搗汁,和酒服。干者為末,冷水服。(《普濟方》)
3、崩中下血:大、小薊根一升,酒一斗,漬五宿,任飲。亦可酒煎服,或生搗汁。溫服。 (《千金方》)
4、小便熱淋:馬薊根,搗汁服。(《圣惠方》)
5、小兒浸淫,瘡痛不可忍,發寒熱者:刺薊葉新水調敷瘡上,干即易之。(《簡要濟眾方》)
6、癬瘡作癢:刺薊葉,搗汁服之。(《千金方》)
用法用量
煎服,9~15g,鮮品可用30~60g。
相關論述
1、《別錄》: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綱目》:作暈撲損,生研,酒并小便任服。又惡瘡疥癬,同鹽研之(大明)。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