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根(罌粟目十字花科植物)
辣根,別名:馬蘿卜,山葵蘿卜等,屬雙子葉植物綱、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辣根屬多年生直立草本。全體無毛。根肉質肥大,紡錘形,白色,下部分枝。莖粗壯,表面有縱溝,多分枝。
原產歐洲東部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的青島、上海郊區栽培較早,其他城郊或蔬菜加工基地有少量栽培。
中文學名:辣根
拉丁學名:Armoracia rusticana
別 稱:馬蘿卜,山葵蘿卜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亞 目:白花菜亞目
科:十字花科
族:葶藶族
屬:辣根屬
種:辣根
分布區域:原產歐洲;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北京等地有栽培。
形態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1米上下,全體無毛。根肉質肥大,紡錘形,白色,下部分枝。莖粗壯,表面有縱溝,多分枝。基生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35厘米,寬7.5-15厘米,邊緣具圓齒,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而稍下延,葉片背面羽狀網脈突起,葉柄半圓形,長達30厘米,上面凹陷;莖生葉無柄或有短柄,下部的葉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邊緣通常羽狀淺裂,中部的葉廣披針形,上部的葉漸小,披針形至條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或圓齒或全緣。
花序排列成圓錐狀;花多數,花梗纖細,長4-5毫米;萼片直立,稍開展,條形,長約3毫米,寬約1.5毫米,邊緣及頂端薄膜質,白色透明;花瓣白色,倒卵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頂端鈍圓或帶波狀,脈紋明顯,基部漸狹呈爪;短雄蕊長約1毫米,長雄蕊長約2毫米,花絲細而扁,向基部稍擴大;子房卵圓形,長約2毫米,花柱極短,柱頭扁頭狀,較花柱寬。短角果卵圓形至橢圓形,長3-5毫米,寬約1.5毫米,有宿存短花柱及扁壓狀柱頭;果瓣隆起,具網狀脈,無中脈,熟時開裂;隔膜紡錘形,白色膜質,內有種子2行,每行4-6粒。
種子細小,扁圓形,膜質,淡褐色;子葉緣倚胚根。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習性
辣根喜涼、耐寒、忌濕。辣根喜冷涼氣候,耐干旱,不耐雨澇,以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的砂壤土,pH為6的微酸性土壤較好,忌連作。
分布情況
辣根原產歐洲;我國黑龍江、吉林(長春市)、遼寧(大連、鞍山市)及北京等地庭園及藥圃間有栽培。
栽培技術
選良種根
種根以一年生未受傷的根為好。長14厘米左右,粗1.0~2.5厘米。每畝需根量50~60千克。種根選好后,于11月底選一土質較好、背風向陽的地塊,挖深30厘米、寬40厘米的溝貯藏,貯藏期間防止受熱受凍。
整地施肥
辣根忌連作,前作最好為豆科作物。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塊,每畝施農家肥3噸,碳酸氫銨5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或相應比例的復合肥。深耕30~40厘米,然后做成75~80厘米寬的大壟,在壟頂栽植。
辣根耐寒性強,因而定植期很長,從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均可。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行距75~80cm,株距30~33cm,667m2栽2500~3000株。
定植時用木棍在壟上作18~20cm深的孔,孔與地面呈30°,然后將種根頭部向上插入孔中,勿使種根彎曲,也不能倒植。為確保密度,定植時要足墑,定植后覆土3~5cm。為提高產量,應實行地膜覆蓋。
打孔栽植
辣根春秋兩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季栽植為主,最佳定植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起好的壟頂上按株距30~33厘米,深度15~20厘米打孔,孔須斜插,孔與地面呈45°左右,然后將種根頭部向上,插入孔中,切勿倒栽,栽后覆土3~5厘米,每畝栽植2500~3000株。
栽植后將壟坡壟頂摟平摟細,然后邊噴除草劑(乙草胺),邊蓋薄膜。蓋膜時一定要拉緊,周圍壓實、壓牢,防止風吹。蓋完后將每個栽辣根的穴頂破3~5厘米圓孔,再挖細潮土將孔蓋嚴,覆土厚2厘米,這樣有利于引苗出膜,防止灼傷葉片。
田間管理
補苗:早春栽植的辣根,一般35天左右出苗,其間易受干旱和蟲害的影響,造成缺苗。因此,出苗時要注意查苗補苗。
施肥:當苗高10~15厘米時追施尿素10千克,促苗早發快長,5~6月辣根生長旺盛,對肥料要求較多,每畝可穴追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硫酸鉀20千克,促進莖葉旺盛生長。7月中旬每畝追施硫酸鉀15千克促進發育,對補栽苗及弱小苗應采用大水溝灌。
病蟲防治
辣根由于其地下根具有辛辣味,極少發生地下害蟲。
收獲及采后處理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