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栗子
(民間風味小吃)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傳統小吃,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南宋時,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曾記述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一祖國的熱望。
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中文名:糖炒栗子
外文名:marrons glaces
別 稱:灌糖香
主要原料:栗子,糖稀,舒欣脆C
是否含防腐劑:否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B族維生素
主要食用功效:促進脂肪代謝,養胃健脾
副作用:吃多了容易脹肚
儲藏方法:冷凍保存
口 味: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食品解釋
糖炒栗子(marrons glaces)
栗子原是深棕色的,只是北方人的吃法與南方不同,用巨大的攪拌機和著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然后往里倒糖漿,成品后美名曰:“糖炒栗子。”栗子營養豐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稱 。
板栗,又稱甘栗。又名栗、中國板栗,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精選優質板栗,放進裝有粗沙和糖稀的鍋內翻炒而成。
營養成分
栗子,又名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參果”。
栗子中不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熱量也很高,古時還用來代替飯食。春秋戰國時期,栽種栗子已很盛行。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為珍貴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
栗子,不僅是美食佳品,也可作藥治病。它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 當歸等媲美。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折、淤血腫痛、皮膚生瘡、筋骨痛等癥。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栗子,既養人,又好吃,但每一次切不可進食過多。生吃過多,難以消化;熟食過多,阻滯腸胃。
有關數據:栗子100g
蛋白質(g )4.8
脂肪 (g )1.5
熱量 (Kcarl)212
生產制作
材料準備好,很簡單的,栗子,鹽,兩者的比例為重量1:1,另外再一勺糖。
首先把栗子洗凈,然后用利器把栗子皮割開,深度大概為5mm。
注意這點很重要哦,千萬不要偷懶! 然后洗凈,放在舒欣脆C溶液里泡10分鐘左右。 鐵鍋燒干,將鹽倒入,同時倒入已經瀝干的栗子,千萬注意要在鹽冷的時候放栗子。
徐徐翻炒之,注意要使栗子受熱均勻,否則生熟會不一致,有些栗子還會焦。
過了幾分鐘后,你可以看見栗子慢慢漲開來。
于是加快翻炒的頻率,使先前粘在栗子殼上的鹽粒慢慢脫離,同時鹽色漸漸轉深。
這個時候,就加一勺白糖下去,注意要慢慢加入,要撒得均勻些。
糖加進入以后,鹽粒開始發粘,漸漸變成黑色,同時糖分焦化,焦香四溢,很有路邊糖炒栗子的感覺吧?這個時候,需要不斷快速翻炒,并使鏟子從鍋底插入泛起,以保證焦糖不粘鍋底。
自制糖炒栗子
待炒到鹽粒不再發粘,即關火,蓋上蓋子悶一會,以保證栗子熟透并使焦糖香氣滲入栗子里,然后用漏勺將栗子瀝出即可。
栗子的殼很容易就剝開了(知道為什么要切那么長的刀口了吧),栗子肉上沾了一點點鹽,吃起來反而覺得香甜,用來零食或下酒都不錯!
糖炒栗子的做法(家用做法)
1.板栗洗干凈,放在砧板上,單手用刀剁個大約深5mm的口子,把栗子皮切破
2.全部多好口子的栗子放進一個微波爐容器中,蓋上蓋子,把蓋子上的透氣孔打開,如微波爐高火叮2分鐘
3.取出打開蓋子,這時候栗子已經開口了。放一小勺食用油和一小勺白糖,再撒點干桂花,蓋上蓋子上下搖晃,讓食用油和白糖能均勻包裹在栗子表面
4.蓋子上的透氣孔打開,放入微波爐再高火兩分鐘左右即可
糖炒栗子的做法(街頭做法)
1.栗子洗凈后用剪刀剪開個小口。
2.全部剪好后,放入碗中用舒欣脆C溶液浸泡15分鐘。
3.泡好后用布擦干凈表面的水分。
4.鍋子中火燒熱后,倒入海鹽和栗子,開始翻炒。
5.繼續翻炒,很快栗子上的鹽就會脫落,一直翻炒至栗子炸開口。
6.倒入白砂糖。
7.這時候糖會融化掉,起很多煙,快速從底部往上翻炒,以免糊鍋。
8.糖慢慢被海鹽吸收了,海鹽的顏色越來越深,也會慢慢變得干燥。
9.繼續翻炒,海鹽越來越干燥,呈顆粒狀,這時候可以熄火。
10.蓋上蓋子燜5分鐘使板栗熟透,開蓋拿出栗子即可開動。
食用指南
冬天到了,又到了吃栗子的時候。不少現炒現賣的栗子店前,都是排隊買栗子的客人。 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教研室碩士研究生導師周儉老師說:“栗子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胃腸、補腎氣,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也能強筋健體。“
但吃栗子要注意: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易感覺撐,所以一次別多吃;鮮栗子容易變質霉爛,而變質的栗子吃了會中毒;別和牛肉一起吃,易嘔吐。
主要功效
在干果中,栗子提供的熱能很高,充饑的同時能促進脂肪代謝。
除此之外,栗子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三經,能養胃健脾、壯陽補腎、活血止血,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折傷腫痛等癥。因而,腎虛者不妨多吃板栗。《本草綱目》稱其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日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副作用
栗子的營養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范志紅博士說: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脹肚,每天只需吃6~7粒,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范博士還建議,人們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要飯后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淀粉較多,飯后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范博士提醒消費者,選購栗子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間有些發褐,是栗子所含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沒有危害。
人們之所以會喜歡糖炒栗子,就是因為它特有的香甜可口的味道,那么加糖會不會讓栗子吃起來更甜、更香呢?
我想稍有常識的讀者應該能判斷,栗子的皮很堅韌,無論是固體的白砂糖還是加熱之后的糖汁,都很難進入栗子里面,而是粘在粒子的殼上。
而我國有很多地方在炒栗子時沒有加糖炒,味道同樣香甜可口,所以“糖”炒栗子從口味上講,加糖沒有什么意義。
其次,咱們從衛生角度看,沒有用糖炒的栗子外表是干的,就像炒瓜子的外皮一樣,吃完手不會臟。
而糖炒栗子吃完之后就會發現手是黑乎乎的,不僅每次吃完要清理粘在手上的“糖”,而且由于糖在炒制后特有的粘性,還很可能造成栗子外面的灰塵、沙子里面的臟東西粘到栗子瓤上,最終被帶到我們的肚子里。
再次,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講,炒栗子的“糖”經過反復的高溫加熱,我們暫時不能肯定它會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肯定沒有什么好處。
而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糖炒栗子,我們也很難區別到底栗子表面靚麗的色彩是來自“糖”還是來自“石蠟”,這就給那些利欲熏心的小商小販創造了機會,為了讓炒出來的栗子更漂亮,消費者看了之后更有食欲,在糖炒栗子里面添加石蠟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
飲食文化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
糖炒栗子的由來:南宋時,陸游在《老學庵笑記》中曾記述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一祖國的熱望。
糖炒栗子的做法:將圓砂置鍋中,正規的糖炒栗子應該用“特制顆粒圓形炒砂”,麥芽糖和精制植物油來炒炙,但有些小販炒栗子時添加的是工業石蠟和糖精鈉等甜味劑來炒炙。
黑的東西是圓砂澆上麥芽糖和精制植物油以及板栗上的附著物經焦化沾粘產生的。
之所以用那樣的炒法是為讓栗子均勻受熱。
單獨炒栗子不易掌握火候,栗子極容易燒焦。且容易爆炸。即便是炒出來,也沒有加糖的香甜。
注意事項
1、首先聲明,栗子是會爆炸的,應該也算是危險品。
2、栗子一定要在尾部皮厚處切開,深度不小于5mm,長度要超過整個厚皮,這樣可以有 效防止爆炸,并可以使栗子殼更容易剝開。
3、栗子在炒前請用水浸泡一會,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避免肉質干硬。
4、栗子在鹽冷的時候下鍋,逐漸加熱,整個過程請不停翻炒,使栗子受熱均勻。局部受熱會使栗子燒焦,并可能引起爆炸。
5、糖可以不放,當然,放了會更香,更有糖炒栗子的感覺。
6、鹽炒完冷卻后收集保存起來,下次可以再用,若受潮結塊,加些新鹽并加熱即散開。
7、炒制過程中,溫度很高,注意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