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田螺雌雄異體。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發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只仔螺。
中文學名:中華圓田螺
拉丁學名:Viviparidae
別 稱:螺坨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
綱:腹足綱
亞 綱:前鰓亞綱
目:中腹足目
科:田螺科
屬:圓田螺屬
種:中華圓田螺
分布區域:淡水區域
總 科:古紐舌總科
生物學特性
(1)中國圓田螺在武漢地區的生殖季節自3月中旬至11月底;其中以5—6月份產螺達高峰; (2)雌螺長至殼高36—37毫米時開始繁殖子代。(3)在自然種群中;中國圓田螺每雌每年平均產螺達50—60個.(4)初生仔螺(殼高7毫米)死亡率最大;高達50%以上。(5)剛出生的中國圓田螺雌體;經過幾個月正常生長;當年開始或至次年開春部可繁殖后代。
特征分布
為軟體動物,身體分為頭部、足、內臟囊等3部分,頭上長有口、眼、觸角以及其他感覺器官。體外有一個外殼。田螺的足肌發達,位于身體的腹面。
足底緊貼著的膜片,叫做厴,它像一個圓蓋子,當遇到不測或需要休息時,田螺便把身體收縮在貝殼里,并通過足的肌肉收縮,用厴將貝殼嚴嚴實實地蓋住。田螺的血液顏色較為特殊,為白色。田螺可以食用,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質足。
田螺在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中型個體,殼高約44.4毫米,寬27.5毫米。貝殼近寬圓錐形、具6~7個螺層,每個螺層均向外膨脹,螺旋部的高度大于殼口高度,體螺層明顯膨大,殼頂尖,縫合線較深,殼面無滑無肋,呈黃褐色,殼口近卵圓形,邊緣完整,薄,具有黑色框邊。辱為角質的薄片,小于殼口,具有同心圓的生長紋,厴核位于內唇中央,生存環境。
生活習性
田螺為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歡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雜,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有機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7℃。
春末夏初水溫上升到15℃時,田螺從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攝食生長。到4月份開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節。1~2齡雌螺可產仔20~30個,4齡以上的雌螺可產仔40~50個。仔螺出生后生長迅速,一年可發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產仔季節。
田螺喜棲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質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為食,也喜食人工飼料,如蔬果、菜葉、米糠、麥麩、豆粉(餅)和各種動物下腳料等。田螺耐寒而畏熱,其生活的適宜溫度為20~28℃,水溫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攝食、鉆入泥土、草叢避寒避暑。當水溫超過40℃,田螺即被燙死。在干旱的季節,它將軟體部完全縮入殼內,借以減少水分蒸發;在寒冷的冬季,它會鉆入泥土中不食不動,呈冬眠狀態。待到春暖時期,氣溫上升到適合它活動時,即將頭足伸出殼外爬行。 它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26度時,此時它攝食最旺盛,生長也最快。當水溫升至30度時,即停止進食。它不耐高溫,但卻十分耐寒,嚴寒季節它會掘穴越冬繁殖。
田螺雌雄異體,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
菜譜
清理第一步:盆中倒入清水水中放入食用鹽(適量)、香油(適量),攪拌均勻后倒入田螺,水位高于田螺即可。放到陰涼處讓田螺吐泥、排便,每日換水一~二次把水中雜質倒凈后重新倒入清水,每次重新注水后需補充食鹽和香油。基本上泡兩日即可進一步加工。
清理第二部:目測田螺殼表面是否是附著物(淤泥或青苔等)如有附著物需要用小刷子清理干凈,清理干凈田螺殼表面后用鉗子或大剪子把田螺尾部剪掉,一來可以把田螺排泄物大部分清除,二來可以炒制時螺肉更加入味,清理好尾部后用清水沖洗田螺至水內無明顯雜物,沖洗干凈后瀝干水分即可準備炒制。
炒制前準備調料:蔥、姜、蒜、干辣椒、料酒、醬油、食鹽、雞精、十三香均適量準備,花椒(20粒)、大料(3~5瓣)香菜(可根據個人喜好準備),切蔥花、姜片、蒜片、干辣椒段備炒,鍋內放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姜、花椒、大料、辣椒爆香后改小火放入田螺后放入料酒炒勻、放入醬油(適當多放)、食鹽(適當多放)、十三香(適當少放)改大火炒勻,最后放入蒜片和雞精翻炒均勻后加蓋燜三分鐘即可,出鍋裝盤后撒上香菜即可上桌(不立即食用的可腌制后在放香菜、立即食用會不太入味)。
溫馨提示:此菜由于不易入味,建議炒制后連原湯帶田螺先裝入小盆中至陰涼處腌制五小時以上在食用,食用前最好加熱至湯汁燒開,裝盤后放入香菜,如腌制過程中湯汁不過田螺需經常翻動。(最好炒制時適當多加入些油或炒制過程中加入適當熱水)
營養成分
可食部每100克約含水分81克、蛋白質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鈣1357毫克、磷19l毫克、鐵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維生素A130國際單位。
寄生蟲
1、血吸蟲
2、管圓線蟲
3、華支睪吸蟲(簡稱肝吸蟲)
4、肺吸蟲
養殖場選擇
田螺養殖場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腐殖質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養殖池建造。螺池規格一般寬1.5-1.6米,長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為準。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兩頭開設進出水口,并安裝好攔網,以防田螺逃逸。同時,在養殖池中間稀栽種茭白等水生植物,這不僅可提高土地產出率,而且又為田螺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田螺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00-120個,同時,每平方米套養夏花鰱鳙魚種5尾左右進行主體養殖。田螺放養時間一般都在3月份。
養殖池先投施些糞便,以培養游浮生物為田螺提供餌料。施肥量視螺池底質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魚內臟或菜餅、豆餅等。青角、魚內臟要切碎與米糠等飼料拌勻投喂。菜餅、豆餅等要浸泡變軟,以便于田螺攝食。投喂量視田螺攝食情況而定,一般按田螺總量的1%-3%計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時間每天上午,投餌的位置不必固定,飼料隔天投放。當溫度低于15℃或高于30℃時,不需投餌。
水質調節
一是螺池要經常注入新水,以調節水質,特別是繁殖季節,最好保持池水流動,尤其是高溫季節,采取流水養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節以微流水養殖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調節水的酸堿度。當池水pH值偏低時,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田螺越冬管理
當水溫下降到8-9℃時,田螺開始冬眠時,冬眠時,田螺用殼頂鉆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換一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
日常管理
嚴禁流入受農藥、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鴨、蛇、鼠、鳥等敵害侵入;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溫季節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周換水1~2次,并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收獲與運輸
經過一年的精心飼料,投放的幼螺可達10~20克,當年孵出的仔螺也可達到5克以上規格。
收獲田螺時,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辦法,有選擇地攝取成螺,留養幼螺和注意選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補種,以后無需再投放種苗。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夏、秋高溫季節,選擇清晨、夜間于岸邊或水體中旋轉的竹枝、草把上揀拾;冬、春季則選擇晴天的中午揀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揀拾等辦法采收田螺。田螺的運輸很簡便,可用普通竹簍、木桶等盛裝,也可用編織袋包裝,運輸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濕潤,防止曝曬即可。
選點養殖
田螺抗逆性強,疾病少,繁殖率高,對養殖場所要求不高,農村許多溝渠、水田澤地、池塘都可放養。若是開闊的池塘,水面上可放養紅萍、水浮萍、水葫蘆等遮蔭,池中插上竹竿、木條等供田螺棲息,既可收水上綠肥做飼料,又可飼養田螺增加收入。
放養繁殖
田螺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時田螺便停止攝食,10℃以下便入土冬眠。因此,長江以南3月~11月均可放養,若在自然區域內放養,每平方米投入11個種螺即可(3公8母)。如果挖水池單一養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個,水層深度以0.8~1米為宜,池底保留一層10厘米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棲息等,放養時雌雄螺一起放養,即可自然繁殖。
投料飼養
田螺為雜食性,米糠、菜屑、瓜葉、動物尸體及商品飼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類、土壤腐殖類、蔬菜瓜皮等為主食。肥沃水田,魚螺混養或水面放養紅萍、綠萍、水葫蘆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飼料。
收獲
田螺系胎生動物,南方每年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產子,每只田螺每次可產20~30個小田螺,母螺產仔后,需14~16個月才能再次繁殖,剛產出的小螺重0.5~1.5克,養6個月后可達3~5克以上,9個月便可達9克左右。要有選擇地撈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獲。盛夏、初秋水溫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叢間,必須于早晨、傍晚揀拾,也可排水揀拾。每放養100個母螺,年產可達100公斤 。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