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學名: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是龍腦香科,青梅屬喬木,樹高約20米。小枝被星狀絨毛。葉片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兩面均突起,網脈明顯,葉柄密被灰黃色短絨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裂片鑷合狀排列,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兩面密被星狀毛或鱗片狀毛;花瓣白色,有時為淡黃色或淡紅色,芳香,長圓形或線狀匙形,花絲短,花藥長圓形,子房球形,密被短絨毛,果實球形;12-1月花期,4-5月果期。
分布于中國海南。生于丘陵、坡地林中,海拔700米以下。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有分布。
青梅木材心材比較大,耐腐、耐濕,為優良的漁輪材;紡織可以做木梭;工業可以制尺、三角架、槍托以及其它美術工藝品等。
中文學名
- 青梅
- 拉丁學名
- 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
- 別 稱
- 青皮、海梅、苦香、油楠、青相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側膜胎座目
- 亞 目
- 山茶亞目
- 科
- 龍腦香科
- 屬
- 青梅屬
- 種
- 青梅
- 分布區域
- 中國海南、中國臺灣、東南亞
- 命名者及年代
- Blanco,1937
- 保護級別
- 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形態特征
喬木,具白色芳香樹脂,高約20米。小枝被星狀絨毛。
葉革質,全緣,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3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側脈7-12對,兩面均突起,網脈明顯,無毛或被疏毛;葉柄長7-15毫米,密被灰黃色短絨毛。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4-8厘米,纖細,被銀灰色的星狀毛或鱗片狀毛。花萼裂片5枚,鑷合狀排列,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不等大,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兩面密被星狀毛或鱗片狀毛;花瓣,枚,白色,有時為淡黃色或淡紅色,芳香,長圓形或線狀匙形,長約1厘米,寬約4毫米,外面密被毛,內面無毛;雄蕊15枚,花絲短,不等長,花藥長圓形,藥隔附屬體短而鈍;子房球形,密被短絨毛,花柱短,柱頭頭狀,3裂。果實球形;增大的花萼裂片其中2枚較長,長3-4厘米,寬1-1.5厘米,先端圓形,具縱脈5條。
花期12-1月,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適生于丘陵、坡地林中,海拔700米以下。
青梅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年均溫16℃左右,根系淺,抗旱力差,耐寒,但在花期遇-8℃或幼果期遇-4℃以下低溫會引起凍害而落花落果、減產等。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對鉀肥需求量大。壽命長,在排水良好、肥沃、背風向陽、氣候暖濕的砂壤土上生長最好,適于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丘陵崗地,
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海南。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菲律賓。
繁殖方法
扦插時間為每月的1日與15日,剪取一年生青梅粗壯枝條,每段枝條要有2個以上的節位,長10-15厘米,在下端近腋芽處削一馬耳形斜面,然后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斜插入苗床。入土深為插條的1/2-2/3。插前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制的ABT2號生根粉,以其濃度為100毫升/升的溶液,浸泡5-10分鐘,以促進形成層細胞分裂,加速發根。插后澆水,并搭棚遮蔭,嚴防日光直射,避免灼傷和過度蒸發。扦插后要經常保持苗床濕潤,但又要防止積水。后期都為露地管理,在夏季注意遮蔭處理。
栽培技術
定植密度:對于土壤條件好的平地或緩坡,采用4米×4米的株行距,每畝種植42株,對于坡地,為了提高早期產量,可進行計劃密植,采取3米×4米的株行距,每畝種植55株。
定植方法:首先確定定植坑的中心位置作為定植點后,挖一深30厘米寬40厘米的穴。其次,將選好的嫁接苗解開包扎物后,將苗木直立放于定植穴內,讓根系在穴內均勻分布,將土壤輕培于根系,覆蓋后輕輕提苗,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充分接觸,邊填土邊踏緊,注意嫁接口露出地面5-10厘米,樹盤高于地面20厘米,澆足定根水后覆膜。一個月內如有死苗應及時補苗。
中耕管理:中耕管理主要包括培土護根、中耕除草。因果梅根系淺,落葉早,應注意深翻熟化土壤,引根深入土中,以增厚根土層,防止露根曬傷并涵養水分。一般在秋季深耕松土時結合施培肥土,并根據當地氣候、土壤雜草種類多少適時進行除草,保持樹盤內土壤疏松無草狀態。
水分管理:根據青梅生理需水情況結合施肥進行灌溉,同時注意排水,園內按行做成深溝高畦,保持園內排水良好,無積水。
施肥管理:基肥一般在每年秋季施用,最遲在8月份施下,以利于根的吸收。施肥占全年施肥總量的60%-70%,以農家肥為主,一般株施50千克,并配施磷肥1千克,氮肥0.5千克,幼樹可酌減。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期施用,一般在11月-12月,幼樹株施氮肥0.25千克,硫酸鉀0.25千克,腐熟餅肥1千克,結果樹株施氮肥1千克,鉀肥1千克,腐熟餅肥1.5千克,同時根據當年的結果量適當調整施肥比例。
適度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后至花芽萌動前進行,方法有短剪、疏枝、長放、縮剪、開張角度等,梅樹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冬剪時盡量少短截,多輕剪長放,以利于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結果;在春夏季進行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撐拉枝,彎枝等,修剪時注意適時適度。
病蟲防治
病害
⒈物理防治
⑴加強栽培管理,強旺樹勢,提高梅樹抗病力。
⑵及時剪除病枝,并集中銷毀。
⑶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開溝排水,降低濕度。
⒉化學防治
⑴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防治,一般可選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進行預防,在發病初期用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等進行噴霧防治。
蟲害
⒈天牛防治
⑴修剪時剪除蟲枝蟲葉并集中銷毀。
⑵人工捕殺天牛成蟲。
⑶樹干涂白,防止天牛成蟲產卵。
⑷在蟲糞排出處將浸有敵敵畏液的棉球塞入后封口,毒殺幼蟲。
⒉蚜蟲防治
⑴修剪時剪除蟲枝蟲葉并集中銷毀。
⑵利用蚜蟲的趨黃性用黃板誘殺。
⑶注意保護天敵。
⑷在展葉初期用10%一遍凈1500倍液噴施。
⒊蚧殼蟲
⑴果樹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枝條上的越冬成蟲,剪除受害嚴重的枝條,后噴灑蚧螨靈或速撲殺。
⑵保護利用天敵。
⑶若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蚧殼之前,用藥劑防治效果較好,常用藥劑有:功夫乳油或20%速滅殺丁3000-4000倍液;40%氧化樂果或50%敵敵畏800-1000倍液。
主要價值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