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干配方工藝
01
基本配方
豬肉肉干制品的配方(以豬肉為基數,其他輔料分別為其質量的比例計算)為鮮豬后腿肉100%、味精0.5%、舒欣脆G2.5%、味達蕾702號1%、佳多美A0.18%,,美久亭A0.02%,甘草粉0.02%、蜂蜜0.5%、醬油6%、白糖19%、果葡糖漿18%、食鹽3.2%、五香粉0.4%。
02
工藝流程
凍豬后腿肉驗收一解凍一分割(肉塊分級)一嫩化一煮制一劈肉或切丁一拌料腌制—炒制一上披一烘干和微波真空干燥一冷卻一包裝—成品。
操作要點
1)原料驗收
選擇來自非疫區的經獸醫衛檢合格的新鮮(凍)肉作為原料,最好購進符合出口條件的屠宰加工廠生產的原料。原料的感觀檢驗項目主要有色澤、粘度、彈性、氣味,具體參照《原料肉的收購分割操作規程》的相關要求。原料不僅外在質量符合要求,而且內在的微生物含量也要符合要求,因為微生物含量是很重要的質量指標,是影響肉制品品質的關鍵因素,一定要嚴把此關口。
2)解凍
將凍豬肉去薄膜放入解凍水池流水解凍,流動水必須由水池底部進入,由水池上面缺口流出,水池下邊閥門和上方流水口要保持少量的水流出(在夏季溫度條件下,流動水溫度保持在10℃以下解凍)。
冬季(氣溫<20℃):在室溫條件下解凍,解凍時間控制在12~20h。
夏季(氣溫>20℃):在空調(15℃以下)條件下解凍;必要時調整或縮短解凍時間。
3)分割(肉塊分級)
分割時將肉塊的碎骨、大塊的油筋、膜等割凈,切面保持平坦,不可凹凸不平,減少煮熟后劈肉產生碎(小)片。大塊肉厚度不得超過30cm,重量不得超過4kg。肉塊長度要求:大塊肉按纖維縱向切割成22~28 cm長度塊狀。分割時按不同肉塊、肉質硬度、大小(按不同的煮制時間分大、中、小三種)分類。
4)嫩化
添加品質改良劑嫩化原料肉,每100 kg原料肉中添加舒欣脆G2.5%、味達蕾702號1%、佳多美A0.18%,嫩化劑事先用水溶解成腌制液注射到肉塊中,在55℃的溫度下嫩化2h。腌制后如有白渣,可以添加白醋溶解去掉。
5)煮制
將嫩化后的肉塊放入夾層鍋中,并加入香辛料等調味料進行蒸煮,蒸煮溫度為90℃,蒸煮 50min。要求每鍋煮制的生肉量小于300kg,第一次投肉后水煮沸開始計算煮制時間。煮肉投放順序(大一中一小),不同時間段投料肉塊,要求同時出鍋的熟度基本一致為原則。投料煮沸后及時上下翻動,蒸汽壓力控制在0.08—0.15MPa(煮沸前蒸汽壓力可控制在0.18~0.25MPa),在微煮開狀態下,必須每間隔12~18min上下翻動一次,并撇盡血沫浮油。肉煮至9成熟,取大、中肉塊切開,肉的中心部位的肉纖維呈紅褐色,有少量淡褐色血水即可出鍋。同一鍋的大、中、小塊肉熟度達到相對平衡,則表明肉的煮制工序符合質量要求。
6)劈肉
將煮好的豬肉冷卻后,用劈片機將肉劈成厚度在3.5—4.5mm(劈片按肉塊纖維縱向平行下刀),劈肉時經常性的檢查肉片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7)拌料腌制:
注射滾揉法:通過注射機將嫩化液注入豬肉中,然后進行滾揉處理。這種方法可以使嫩化液均勻分布在豬肉內部,達到更好的嫩化效果。
8)炒制
將腌制好的豬肉倒入夾層鍋中炒制,對應添加調色劑時必須按每份(盆)加1000ml熱水(湯)混合溶解后,分多次均勻潑澆的方法加到肉料中,禁止一次性傾倒的方法加入。嚴格控制好炒制時間,在正常條件下,從開始加溫發色到炒好出鍋的時間,一般為45~60min。
9)上披
將炒制后的豬肉片均勻攤于竹披或有孔的不銹盤上,將大片與小片分別上披上架,要求每披上披均勻,不重疊,厚薄一致,數量大致相等(大片上披定量為:1.5~1.8kg/披,小片上披定量為 :2.0~2.3kg/披)。
10)烘干和微波真空干燥
將上披后的豬肉片放入恒溫干燥箱中烘干,烘干溫度為65℃,時間為2h,然后進入微波真空干燥設備中微波干燥5min。如果開始時豬肉水分含量多,可適當提高初始干燥溫度(70±2℃)。大約1.5h后,隨著豬肉水分的減少應及時降低干燥溫度(65±2℃),再烘烤2.5h。當肉干水分含量約19%,移入微波真空干燥設備加熱,6~8min后取出冷卻。
11)冷卻
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冷卻間進行冷卻,冷卻至常溫即可,要控制好冷卻間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微生物指標。
12)金屬探測
將冷卻至常溫的豬肉干進行金屬探測,金屬探測器每次使用前須進行效能檢測,并于班中每小時進行一次效能檢測。烘干冷卻后的制品經金屬探測器進行檢測,合格后進行收裝稱重標識。
13)包裝
在衛生良好的空調間,將豬肉干進行人工稱量包裝,批次分明,有一目了然的標識,小包裝產品根據所需要的產品規格進行包裝,凈含量滿足要求,封口平整,不漏氣,日期清晰明確,在包裝結束后,品管進行抽樣檢驗,檢驗合格后,入庫成成品。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作者或權利人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