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罐清水筍是我國對日本出口的一種罐頭食品。我國清水筍罐頭的生產,主要采用18升和9升兩種大異型罐。這兩種罐抗變應力較差,空罐易產生變形。因此,一般都采用先殺菌后封口的工藝,這是方罐清水筍區別于罐頭工藝的最大特點。在國際貿易上,方罐筍通常列入蔬菜類,而不列入罐頭類。 技術關鍵 1.殺菌:在一般筍罐頭生產中,筍罐頭屬于中酸性食品,pH4.5~5.3,按常規應進行高壓殺菌處理,但是本工藝對此采用了酸性罐頭食品的處理方法(酸度采用日本全農標準):常壓:2小時的長時間處理,意在基本殺滅微生物。但對于芽孢干菌和霉孢子,則無法達到殺滅的目的,因為細菌的芽孢和霉菌的孢子具有耐熱、耐酸、抗干燥等性質。但他們在不利的環境下,比如在酸性環境中不易繁殖,因此,在調酸時把筍的酸度調到pH4.2~4.5范圍內,就起到了抑制耐熱菌繁殖的作用。 殺菌可采用下煮上蒸法和水煮法: (1)下煮上蒸法:殺菌池中放入兩層蓋上假蓋(假蓋上打有小孔)的筍罐。下層罐淹一半的水,上層罐則暴露在空氣中,殺菌池加蓋。殺菌池水沸后,下層以沸水殺菌,上層以蒸汽殺菌。此法優點是殺菌池中水無法進入筍罐中,易保持筍罐的清潔。缺點則是雜菌效果較差,難以控制,且脹罐率較高。 (2)水煮法:以殺菌池中水淹沒所有方罐,以水浴進行殺菌。此法優點是水氣蒸沸時,罐中心溫度往往可達104~105℃,殺菌效果好。缺點是殺菌池中水與筍罐中的水連為一體,雜質易進入罐中。因此,需保持殺菌池和水的清潔。能量消耗也較大。 2.補加池:殺菌后,由于吊欄起吊時的振動,大筍中心內部的吸水以及水分的蒸屋,都會使罐內水明顯減少,需補加一定量的沸水。同時,因大筍中心的氣泡較多,應及時將筍稍壓一下,使筍里氣體逸出,再補加一次湯。一般要求最少補加2~3次,以防筍罐的假脹,影響產品質量。 3.調酸:補加湯后的筍罐,必須進行調酸。原為原料的新鮮程度和生產周期的不同,筍罐殺菌前后的pH值也不同。筍罐成品的pH值要求控制在4.2~4.5,小于4.2則成品過酸,影響風味,腐蝕馬口鐵嚴重;如果pH值大于4.5,則失去以酸抑制菌的意義,易脹罐。調酸的一般常用參數如下表(18升方罐):
經調酸溶解后,罐中湯汁的pH值以3.8~4.0為宜,這時成品的pH值為4.2~4.5。 4.封口:方罐的封口不同于馬口鐵罐的二重卷邊,它是利用封口器直接使蓋與罐身密封。為了使封口嚴密,規定封口器的誤差不得超過±0.1毫米。 5.冷卻:封口后的筍罐用清水沖洗干凈后進庫自然冷卻。自然冷卻可以對封口造成的二次污染起著后殺菌的作用。 |